馬廷英教授論文《末次地球外體突然整個滑動……》

我們(黃金種子文化公司)從台大的總圖書館印出了幾份馬廷英教授的研究論文,還有足立仁教授的微生物學,應用在甘蔗糖業上有好幾本,因為我看不懂足立仁教授的日文論文,先讀了馬廷英教授這篇,其實總覺得有點印象,或許是年輕的時候讀過,也或許是有些科學雜誌有轉載,不然就是大學課堂有念過。

青田七六-馬廷英教授論文《末次地球外體突然整個滑動......》

 

這本論文於1964年(民國53年)從大陸雜誌轉印出來,中英文版本都有,封面有馬廷英教授的簽名,致贈給楊雲萍先生(維基百科),後來楊雲萍先生過世後所有的藏書都捐給台大。從這馬廷英教授幾個字中,多少了解了楊雲萍與馬廷英教授的情誼。我們將這些論文的影印本放在青田七六客廳的書櫃裡,或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翻閱一下。

這份論文主要是說明為何台灣可以那麼快速的隆起,從六萬五千年前開始,到距今兩千年前才算穩定下來,用地球的年紀來算的確是『突然』隆起的,但用人類存在地球的歷史,用『突然』可能很難理解吧!

台灣陸地與中國大陸陸地最後連結的時間據馬廷英教授的推斷是六千兩百年前,在論文末有個簡單的計算公式推論出來。

導覽5-3: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金牌獎

青田七六獲得2011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都市彩妝徵選活動商業建築類的金牌獎,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台灣大學自由開放的校風。

「2011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都市彩妝徵選活動」老屋新生大獎徵選結果發表!

青田七六-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金牌獎

 

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金牌獎

感謝1931年設計興建這棟建築的足立仁教授,1945年戰後馬廷英教授接收帝國大學入住這棟房子並保存的很好,2003年起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推動保護老樹與日式房舍的活動,2006年文化局將馬廷英故居指定為古蹟保護日式房舍。這一路來,今年開幕後能夠將青田七六完整的呈現給大眾了解老屋的新生命,我們自己戰戰兢兢,也希望更多人來一起參與。

有人會問我們到底是怎樣規畫設計的?其實,保留所有歷史的痕跡,講出所有人的故事,才是新生命的開始。

我們保留了當年所有足立仁教授的設計概念,因為木造建築內完全不能有火源,剛好馬廷英教授的妹妹在1960年代所建的磚房,讓我們有空間改成廚房使用。為了保持日式房舍的透光性,使用強化玻璃恢復當年陽光室的原貌。

庭院內的植栽留存下來的大型樹木,並放置台北盆地下埋藏2000年的樟木,在牆上放置台灣岩石標本,並在庭院放置巨型具有代表性教育意義的岩石,充分的利用戶外的空間,成為自然科學的活教室。

室內的維修原則是將所有木造建築元素恢復舊觀,並保留過往的使用痕跡,例如小孩子的塗鴉,之前的生活所需的老掛勾,陶製的電燈開關等等。

80多歲的老屋歷經日本昭和時期、太平洋戰爭、無黨無派的學者來台接收帝國大學、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時期、集權統治年代,到政黨開放……。從1930年代昭和町的規劃興起,四周都是水田,目前台北市已經是高樓林立的大城市,這棟房子與庭院埋藏了多少的歷史記憶!

導覽5-2:青田七六的誕生

黃金種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是一群台大校友合資成立的公司,成立於2006年,推廣科普教育的文化事業機構,執行過各類數位典藏計畫與台大地質展覽館專案,現有「Unique Taiwan 優台灣」網站,希望讓全世界看到台灣文化與自然之美。

導覽5-2:青田七六的誕生

 

黃金種子提出古蹟修復再生計畫,2010年正式接下台北市定古蹟「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的經營維修,2011年6月開幕,取名「青田七六」開放民眾參觀,舉辦免費導覽活動、系列講座,提供餐飲服務,讓大眾很容易親近古蹟,並獲得自然科學知識。

青田七六,承繼馬廷英教授身為國際知名地質學者的研究精神,這裡也是國內第一個科學界名人故居,古蹟永續傳承的場域,身為學思並進的現代人,人文精神與自然科學是同等的重要,我們希望成為古蹟再生的應用典範。

導覽5-1:青田街老樹、老屋保存運動

2003年底,很多新聞媒體也開始討論青田街低度利用的國有資源,青田街社區發展協會更提報了古蹟案,2005年總統令修正文化資產保護法,2005年市政府以行政命令宣布青田街木造日式房舍限建兩年,這樣的運動終於在2006年11月,台北市文化局公告指定青田街三處的古蹟,並登錄六處歷史建築,而青田街七巷六號,就是這一批指定為市定古蹟的地方。

青田七六-青田街道

 

保存運動還特別舉辦過日式房舍的丈量與模型製作,參與社區活動,生態解說,並舉辦影像文物展覽等等活動,在這一區可以看到日本時期的房舍,進而了解這些日本房舍起造人的過往起居生活,大部分為台北帝國大學的教授,當年他們的研究對台灣的貢獻很大。二次戰後台、師大教授接手後的住宅,這八十年來從水田變成住宅區,至今難得的保存了大樹蔭,與一些日式的房舍。

龍安里里長洪秋甲表示,在青田街的這些老樹是有靈魂的,不可任意砍伐。他每天騎車巡視鄰里看到受傷的大樹,總在心中默默禱告,希望老樹堅持下去,因為龍安里居民的護樹運動,文化局在青田街這裡開出了「台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的第一張罰單。

青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隆正指出,台灣大部分的日式宿舍多是由政府公部門統一興建,樣式比較統一一致,目前龍安里內的教師宿舍則是日本教授自己籌資建造的,在住宅風格上特別能表現自由作風,這些教授在當時社會地位崇高待遇優渥,對建築特別講究,保留至今的老屋可看到和洋混合的型態,這些學人先輩,對當時台灣的農業發展、動植物、歷史語文、醫藥衛生、經濟法政等領域的研究,對社會、產業都有相當的影響力,所以保存青田街的日式房舍,不單只是保存歷史建築,更是傳承一種人文精神。

住在青田街的游雲霞老師,因為遛狗的機緣探訪這些日式宿舍,透過關係聯繫到足立仁教授的女兒,這些曾經在昭和町居住過的日本人,戰後回到日本各地,每年在東京舉辦的昭和町聚會。想記錄這一切過往歷史而拍了《家住青田街》,她說:

「想以紀錄片的形式,捕捉生活場域裡的故事,因為越是在不確定的年代裡,歷史文化上的飽滿度,就越會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對童年及土地的眷戀,不會有人種的差別,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曖曖含光的在心底深處閃爍。希望觀影者對城市發展型式能有自己的答案,也期待拋磚引玉,激發更多人投入社區歷史文化的發掘。邀請您來青田街,一起行走在歷史的銜接點上!」

雖然你我從小就在台北長大,但整座城市就拆了又蓋,因為不斷的移居,都忘了自己是哪裡人!在日本時代住在台灣的那些日本人,對於他們來說,台灣就是他們的故鄉,而我們的故鄉在哪裡呢?

在此特別感謝這批努力於保存運動的人,才讓我們有今日青田七六的誕生。

導覽4-3:馬廷英教授年表


參考資料:
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馬國光,千秋事業存尺土、萬古玄機得寸心:地質學家馬廷英先生平生事略,《書評書目》,第99期,1981/8/01
劉昭民,臺灣地質學開山大師—馬廷英,《科學月刊》第33卷8期,2002/8。
錢憲和,站在地質學時代前端的科學家馬廷英先生,《科學發展》369: 36-41,2003/9。
林家成,亮軒:快人快語 下筆千言,《書香遠傳》第32期,2006/1。
地質名人館:馬廷英教授
張志成建築師事務所,《馬廷英故居報告書》
馬世芳,我的爺爺奶奶,《新民周報》,2011/4/4

導覽4-2:馬廷英教授生平重要事蹟

馬廷英字雪峰,中國遼寧省金縣人,生於1899(光緒25)年,是國際知名的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及海洋地質學家。

馬廷英教授從不叫三輪車,不是步行就是搭公共汽車
馬廷英教授從不叫三輪車,不是步行就是搭公共汽車

年幼時家境清寒,馬廷英是長子,底下共有九個弟妹,馬廷英天資聰明個性豁達。畢業於家鄉金州中學後,隱瞞家人考取日本東京高等師範,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再考入仙臺東北帝國大學地質古生物學系。1929(昭和4)年大學畢業後再繼續攻讀博士,馬廷英勤奮好學,常數日不眠不休研究,深受當時古生物學教授矢部長克(Yabe, Hisakatsu)博士器重。

1933(昭和8)年馬廷英已完成博士論文,但日本政府卻以返回滿洲國科學院就職做為博士學位的交換條件,並要求馬廷英入日本籍,為馬廷英所拒絕,矢部博士也不齒政府介入學術,於是將論文送往德國柏林大學,於1934(昭和9)年獲頒博士學位,日本政府也立即授與東北帝大的博士學位,所以馬廷英擁有德、日兩國博士學位。在日本求學時,曾先後於日本學士院會報發表多篇論文,將珊瑚的年成長率理論加以證明,奠定了他在地質學、古生物學界的地位。

1936(昭和11)年秋,中日關係緊張,馬廷英受到丁文江邀請祕密返回中國,行前密稟恩師,矢部教授再三叮囑,如因研究需要,校內任何標本及資料儘可帶走。講到這件事,馬廷英都很激動,在書房與台大的研究室都掛有矢部長克老師的照片,至死不渝,可見兩人關係緊密情同父子。回到中國後馬廷英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學研究所研究員(1936~1939),主持東沙群島珊瑚的調查研究。應朱家驊之邀出任中央大學教授(1936~1937)。

1937(民國26)年七七事變爆發,八年抗戰。馬廷英應同是遼寧人齊世英邀請,擔任東北中學校長,當時帶領大批東北流亡學生撤退到四川,長途跋涉經湖北、湖南各省,沿途以寺廟、山寨等處為家為校,不曾荒廢或中斷學業。在湖南時,還遭土匪圍攻,爆發槍戰激烈之際,馬廷英仍繼續打字寫論文。到達四川時師生都安然無恙,沒有任何人死亡,將學生安頓妥當之後,馬廷英辭去校長職務,就任中國地理研究所海洋組組長(1939~1945),於東南沿海諸省調查海岸地形與戰略資源。

1940(民國29)年馬廷英與同為留日學生的孫彩蘋女士(1911年生)兩人在重慶結婚,育有1女1子,兩人因感情不洽而離異,孫女士當年有來台灣,馬廷英安排她居住在北投,並沒有入住今日青田街七巷六號住宅,後來返回中國,因國共內戰從此與子女分隔兩地。

1945年(民國34)年,來台灣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接任地質系系主任,抵臺不過1週時間,馬廷英教授就在今臺大二號館2樓教室主持地質研討會,可見他做事積極態度。當時政府希望馬教授擔任教育廳長或出任臺大校長,但因他不願長期涉入行政事務,只出任臺大地質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1951)及海洋研究所所長 (1946~1950),海洋研究所是日本當時就留下來的研究機構,但因為經費不足而於1950(民國39)年裁撤,馬廷英教授乃繼續自費辦《中國海洋誌》。

1945到1947年間,經費募集極為不易,但仍籌措經費率專家於1945、1946年赴蘭嶼進行動植物及地質調查。於1947年赴南沙群島及海南島作學術調查。

1950年代曾發表「石油成因論」一文,地殼在滑動時造成大量生物死亡而生成石油,推論臺灣西部及海域深處可能蘊藏大量石油與油氣,主張大規模探勘。

1953(民國42)年,發表地殼剛體滑動說,致力於地質學之新體系研究,此學說說明地球上各重要地質現象,引起中外學術界注意。

1955(民國44)年,馬廷英以『地球剛體滑動學說』獲教育部首屆學術獎,另一位獲獎的是甲骨文大師董作賓先生。馬國光指出,獎金多達2萬元,當時可以買下一棟房子,但馬廷英教授全數投入研究,並未領取分毫貼補家用。

1955(民國44)年,出席東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物理海洋學討論會,宣讀論文《用以證明地殼塊體中存在漂移和證明赤道的造礁珊瑚以及用以證明剛性地殼突然整體位移的海底地形》。

1956(民國45)年,出席菲律賓第八屆太平洋科學會議,宣讀論文《剛性地殼在流體地核之上突然滑動理論之地質證據》。

1957(民國46)年,在墨西哥第二十屆國際地質學大會上,宣讀與潘家麟合著論文《從由於剛性地殼新生代突然整體移動而引起的地殼塊體轉換出發來討論火山帶》。以上這幾篇都是地殼滑動學說的研究。

1960(民國49)年,出席諾爾登(Norden)第二十一屆國際地質學大會,宣讀《澳大利亞和南美晚古生代冰川的原因》一文,這是他多年研究『古氣候與大陸漂移』專題的重要成果,在國際上引起廣大迴響。

1962(民國51)年,馬廷英到日本相親結婚,妻子是小野千鶴子夫人,育有1子2女。

馬廷英自臺大退休後,受到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先生的邀請指導創辦文大地質系,並在系上任教,1976年任系主任約8個月。

1979(民國68)年馬廷英過世,次年2月獲蔣經國總統頒令褒揚。

1988年,中國大陸為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海洋學》列入馬廷英條。

1991年,中國大陸編纂《科學家傳記大辭典》,馬廷英傳也被列入其中。

參考資料:
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馬國光,千秋事業存尺土、萬古玄機得寸心:地質學家馬廷英先生平生事略,《書評書目》,第99期,1981/8/01
劉昭民,臺灣地質學開山大師—馬廷英,《科學月刊》第33卷8期,2002/8。
錢憲和,站在地質學時代前端的科學家馬廷英先生,《科學發展》369: 36-41,2003/9。
林家成,亮軒:快人快語 下筆千言,《書香遠傳》第32期,2006/1。
地質名人館:馬廷英教授
張志成建築師事務所,《馬廷英故居報告書》
馬世芳,我的爺爺奶奶,《新民周報》,2011/4/4

導覽4-1:馬廷英教授入住足立家

1945年8月,二次大戰結束,那年10月,馬廷英教授與東北帝國大學校友陳建功、蘇步青兩位理學博士,同樣留日的蔡邦華、陸志鴻與國民政府特派員羅宗洛共六位教授到台灣,與當時台籍京都帝大醫學博士杜聰明、民報社長林茂生(二二八受難者)一同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將台北帝國大學改名為國立台灣大學。

馬廷英教授1962年與日本太太結婚照片
馬廷英教授1962年與日本太太結婚照片

接收當時,馬廷英教授排除眾議要留用日本學者繼續在台大任教,留用學者植物病理學家松本巍教授與足立仁教授是好友,不但照顧足立仁教授公子足立元彥,也引介馬廷英教授入住足立住宅,馬廷英教授非常珍惜愛護這個地方沒有受到改建與破壞。

1947年,南京中央大學剛畢業的齊邦媛應馬廷英教授邀請,從上海來台任台大外文系助教,曾經短暫居住在子供房(小孩房)。齊邦媛還記得馬廷英教授特別囑咐,若有男士來訪,她房間門千萬不可關上。齊邦媛是齊世英女兒,馬廷英教授與齊世英同是東北遼寧好友。1960年,齊世英與雷震、高玉樹等人,共同籌組新的反對黨「中國民主黨」,而《自由中國》雜誌也被鎮壓,有些含有社會主義的反動思想的書籍,存放到馬廷英教授住的地方。

1947年,馬廷英教授的兩個兒女從大陸來台,兒子就是知名作家馬國光(亮軒)先生,畢業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廣電傳播碩士,曾任教輔大、世新、東海等校教授。

1950年,馬廷英教授的妹妹與妹婿,孫家一家人搬進來住,住在目前的座敷、次間的榻榻米房間,而馬廷英教授則搬到書齋(書房),另外再加蓋一間夏屋,位於今日陽光室旁邊,此時家裡共住有3名大人,6名小孩。孫家搬入後在前院經營養雞養鵝事業,後來因為雞瘟而結束。

根據馬國光回憶,他下午要負責趕鵝出去附近的瑠公圳喝水吃草,當時過了這個巷口就是水田,一路綿延到六張犁的山腳下,有時在外頭玩過頭忘了鵝,回家一看鵝已經自行地回家。當年清晨在睡夢中,會有大批鳥『潮』聲音喚醒,偶而也會有猴子在樹上玩耍。平常小朋友淘氣總會爬上樹,也在屋頂跑來跑去的玩樂。

1954年,長子馬國光就讀初中,因為經常逃課成績不理想,馬廷英教授於是搬回座敷,馬國光則住在次間,孫家人則搬到現在的陽光室。馬廷英教授利用晨間、晚上就寢前親自監督兒子讀書。清晨,馬廷英教授輕輕地叫一聲:『國光!』,馬國光便從床上一躍而起,把棉被、蚊帳收好,然後念書,從小背誦一些四書五經論語等書,也是馬廷英教授的囑咐。

1960年代,孫家增建兩層樓小磚屋,戰爭時期所建的防空壕拆除,陽光室變成為馬廷英教授的書籍資料的擺放場所,曾有不少學生做研究來翻找資料。

據馬國光表示,馬廷英教授難以承擔房屋稅,又覺得修繕房舍花錢花精神,1962年,將房舍捐給台大管理,台大擁有建物所有權。

1962年,馬廷英教授到日本相親,娶了小野千鶴子女士,一連生下1子2女一家五口,這段時間是馬廷英教授難得享受家庭之樂的時光。

1979年,馬廷英教授過世,小野夫人與子女共四人住在此。

導覽3-3:足立仁教授年表

以上資料參考
1. 日日新報
2. 台灣人物誌
http://news8080.ncl.edu.tw/whos2app/servlet/whois?simplegenso
3. 足立元彥所寫『我的父親足立仁簡歷』,台大校園文化資產課程的資料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33744153373013
4. 游雲霞所著『青田行走』
5. 陳瑜研究報告(台北帝国大学理農学部農芸化学科に関する研究)
http://eprints.lib.hokudai.ac.jp/dspace/bitstream/2115/45219/1/ARHUA6_007.pdf
6. 張志成建築師事務所馬廷英故居報告書

導覽3-2:足立仁教授的生平與研究

足立仁教授,是青田街七巷六號這棟老屋的建造設計者,在網路上搜尋足立仁教授的一些研究,由於大部分是日文加上農化的術語並不是很了解,節錄了一部分,並把原圖檔貼出,加上台大委託建築師事務所做的研究報告,把足立仁教授的生平節錄如下。

足立仁像
足立仁像
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系統識別號0000552523。

足立仁-台灣人物誌
來源:台灣人物誌 http://news8080.ncl.edu.tw/whos2app/servlet/whois?simplegenso

足立仁(Adachi, Masashi)出身日本北海道,1897(明治30)年11月13日出生於札幌市,為足立元太郎的長子。 1921(大正10)年畢業於北海道帝國大學農藝化學科,隨即於同年4月留校擔任助手,翌年(1922)3月升任助教授。 1926(大正15)年結婚,同年5月3日足立仁被任命為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教授,隨即在5日以臺灣總督府駐外研究員的身份到德、美、英留學2年,其中有1年半的時間,他以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y of Leipzig)土壤微生物研究所為中心,遊學歐洲各地。

1928(昭和3)年7月27日,足立仁被任命為臺北帝國大學助教授兼附屬農林專門部教授, 翌年3月23日,升為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主持理農學部應用微生物學講座,致力於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研究主題在於辨別土壤中病原菌以外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為有益或有害,進一步研究有益微生物在農業上的應用,應用層次上,即為日治當時仍屬罕見的堆肥。


來源:陳瑜研究報告(台北帝国大学理農学部農芸化学科に関する研究) http://eprints.lib.hokudai.ac.jp/dspace/bitstream/2115/45219/1/ARHUA6_007.pdf

據足立仁長子元彥指出,足立仁教授與製糖公司合作,致力於甘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而有具體的成效。當時製糖公司大量使用硫安施肥,使甘蔗含糖量逐漸減少,以致製糖公司紛紛倒閉,發現問題的公司開始研究堆肥,足立仁教授以其在土壤微生物學上紮實的實作經驗,得到製糖公司幹部的信任而傾全力相助,其中鹽水港製糖與臺灣製糖兩家公司,分別提供3,000公頃的土地,作為堆肥與輪作的實驗研究,最後獲得了豐碩的成就。(足立元彥信件,可點這裡有翻譯

但其研究成果卻因太平洋戰爭而中斷,珍貴的研究資料也在戰火中佚失。1942(昭和17)年足立仁兼任臺灣總督府技師,1944(昭和19)年12月銜命前往東京農林省出差,卻因為日本戰敗,而沒有能夠回到臺灣。

1946(昭和21)年5月31日,足立仁辭去臺灣總督府技師職務,在大阪定居。之後仍致力於教育工作,1953(昭和28)年獲聘為浪速大學農業短期大學教授, 1957(昭和32)年任大阪府立大學農學部教授(參見《臺灣關係人名簿》),1963(昭和38)年轉任玉川大學農學部教授,至1972(昭和47)年退休,終身致力於農業相關之教學研究工作,逝世於1978(昭和53)年1月25日,享年81歲。

依據足立元彥的回憶,他父親做研究十分認真,曾經發生車禍,沒有足夠的休養後就馬上跑回研究室工作。回到日本後,常做的休閒活動是到淺草去看歌劇、電影。據馬國光老師回憶家中曾經有一套夏目漱石全集,不知道是否為足立仁教授所遺留?從這棟房子的建築設計,院子裡面種植的植栽,可以了解足立仁教授的博學、品味與重視家庭的程度。

足立仁-應用菌學講座
足立仁-台北帝大理農學部-擔任教授一覽表
來源:陳瑜研究報告(台北帝国大学理農学部農芸化学科に関する研究) http://eprints.lib.hokudai.ac.jp/dspace/bitstream/2115/45219/1/ARHUA6_007.pdf

導覽3-1:日本時代的昭和町,大學住宅信用組合

臺北帝國大學籌備成立之時,由日本本土延聘教授、助教授等教師來臺。然而卻面臨住宅短缺的窘境。1927(昭和2)年9月15日,「大學住宅信用組合」向總督府提出成立的申請,於12月9日獲得許可。 這是一個住宅合作社,以大學教授為組員,組合長為後來擔任校長的幣原坦,其資本金7萬圓,其中3萬5千圓為組員存入之股金,另預計申請低利貸款15萬圓,此時臺北帝大尚未開校。

青田七六-大學住宅組合
(台大保管組收藏)
紅框內為足立仁宅,今青田街七巷六號。另磯永吉教授,1925年利用台灣在來米成功改良成蓬萊米,被尊稱為「蓬萊米之父」。也參與當年的大學住宅信用組合

1928(昭和3)年3月10日,臺北帝國大學開校在即,總長以下多數教授的住宅問題卻仍沒有解決,面臨「住宅荒」,總長幣原坦必須暫時住在鐵道旅館內,在住宅組合甫獲准設立尚未有效運作之際,教授們只能在臺北市內暫時租賃住宅充當官舍。

臺北帝大一方面開始在今溫州街一帶興建職務宿舍,當時被稱為「大學官舍」,至此,龍安坡一帶的地景地貌開始產生劇烈變化。

1929(昭和4)年,臺北高商教授佐藤佐發起組成「高商住宅信用利用組合」,開始在今日青田街東西兩側購地並分割基地,以寬5間(約9m)的道路,即今日青田街為界,以東為「大學住宅組合用地」,道路以西則為「高商建築組合用地」。建築住宅所需之各筆土地,全部由462番地分割而來,共計細分為37筆。在地籍特性上,道路巷弄方面如462-2番地及462-1(高商建築組合所有)番地組成今日和平東路183巷,5間道路由462-5(高商建築組合所有)及462-4(大學住宅組合所有)兩筆土地所組成,462-16為今日青田街11巷、426-25為青田街9巷、426-34則為青田街7巷。

大學住宅組合用地範圍內,依南北軸向細分土地,除了分割5筆道路巷弄外,共切割成30筆宅地。其中面臨計畫寬度為11間(約30m)的古亭三張犁道(今和平東路)的街廓,分割成10筆;位於基地中央的兩個街廓,則各切割為8筆土地,每筆佔地約206.5坪,足立仁教授的宅地,則為462-32番地。

參與起建的臺北帝大教授,以「保證責任大學住宅信用利用組合」的名義,向日本勸業銀行貸款,並聘建築家著手設計興建住宅。從1930(昭和5)年起,此地大興土木,分屬30位大學教授所有的獨棟住宅陸續完工,使此地的風貌由昔時的農田景象,轉變為高級的住宅區,與南側的大學官舍連成一氣。

足立仁出任臺北帝大教授後,曾參與大學住宅組合以自力建屋。大學住宅組合,在臺灣現存的日式木造住宅(宿舍)中,是屬於集體開發興建的住宅群,且因成員全為大學教授所組成,屬於特殊階級,戶戶建築皆依照自家需求來設計,故其空間配置與外觀形式各有差異,在建築類型上,應視為集體興建的私宅,與由學校集體興建的職務宿舍不盡相同。

足立仁參與大學住宅組合的時間、向日本勸業銀行貸款的金額、攤還年限、利息等等經費帳務資料,以及由何人設計、何人承攬營建等等建造資料,均因缺少第一手檔案而尚無法釐清,仍待進一步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