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一條街,一棟充滿故事的老房子,青田七六夏至開幕

(青田七六新聞稿)

在城市高樓的深處,樹蔭下蟬鳴不絕於耳的夏至,六月二十二日下午兩點鐘,位於台北市青田街七巷六號的市定古蹟--馬廷英故居是1930年代興建的日式家屋,一群台大校友本著能為台大做些甚麼的熱情,將開幕成立科普教育的展覽館,並推動文化藝術導覽工作。

2007年內政部都委會通過台北市政府所提,將青田街附近一些建築指定為日式聚落風貌專用區的計畫,這一區日式宿舍的古蹟再利用的案子特別引起大家的關注。

如今,屬於台大校產的青田街七巷六號(後稱青田七六),台大校友以黃金種子有限公司經營方式,以租賃模式取得使用權利,自負盈虧維護這棟老房子。上午免費提供各單位申請自然科普導覽活動,中午以後提供簡餐、咖啡、茶等服務。執行長吳文雄表示,希望古蹟提供給一般親子活動空間,讓大家很容易親近這棟建築接觸這塊土地,並且能獲得自然科學的知識。

馬廷英教授戰前在日本、德國就是地質學術界知名的學者,戰後來台灣接收帝國大學後,投身板塊學說的相關研究,這一切就是在這間老房子發生的故事。「馬廷英先生是站在時代前端的科學家,他的理論在當時是不會有很多人能了解的。」,今天在研究古大陸板塊等領域裡,沒有人不知道馬廷英教授。

1931年,帝國大學足立仁教授親自設計這座日式建築,洋和混搭的型態,很多建築小地方的巧思,都原樣保存在這棟老房子內。研究微生物學的足立仁教授改善土壤後,讓台灣甘蔗糖分提升,壯大了當年的糖業帝國。

作家亮軒,是馬廷英教授的兒子。他回憶他的父親為了能夠長時間在書房或研究室工作,一餐都需要吃上七十顆水餃,並且帶上三、四十顆大饅頭進房,叮叮咚咚的打字機聲響在屋內環繞,為了研究,他終日可以在書房內研究足不出戶。馬教授對待朋友很好,只要親友有需要,都可以住進這棟老房子,整間房子內外住著眾多的親友。滿坑滿谷的日、德、漢文的書籍也從地上堆上了到天花板的書架。亮軒寫著:『我的父親大筆潑墨的過完了他的一生,窮通苦樂對他而言都是一樣的,剛強、決斷、毅力、他的瘋狂他的執著,是多麼難得的典範。』

黃金種子有限公司的文化長簡肇成(水瓶子)表示,他希望藉由這棟會呼吸的老房子,讓所有人在此講故事,並激盪更多的火花出來。台灣從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來台,戰前戰後所發生的故事太多了,對於市定古蹟能夠維持再利用,水瓶子透露著感性的眼神,不只是這棟老房子,在老房子內的『人』所發生的故事,才是主體。

黃金種子有限公司,這幾年執行許多數位典藏計畫,投注很多資源在開發文創產品,目前經營優台灣網路商店,將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傳統文化和自然之美,每一項產品都具有在地意義,產品背後都訴說著動人的故事。並經營集地咖啡館三年的時間,每周定期舉辦旅行人文相關講座。

最近都市更新的新聞很多,希望青田七六可以成為一個典範,不需要整個古蹟重建後才能利用,藉由維修維持保留古樸的古蹟氛圍,並以現狀再使用的文化遺產精神經營,需要更多朋友的關心與光臨,放慢您的腳步,安靜地觀察四周的環境,今年夏天起,透過樹梢的風聲,在陽光下或是雨滴旁,會聽到不同的蟬鳴聲。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