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帝國大學籌備成立之時,由日本本土延聘教授、助教授等教師來臺。然而卻面臨住宅短缺的窘境。1927(昭和2)年9月15日,「大學住宅信用組合」向總督府提出成立的申請,於12月9日獲得許可。 這是一個住宅合作社,以大學教授為組員,組合長為後來擔任校長的幣原坦,其資本金7萬圓,其中3萬5千圓為組員存入之股金,另預計申請低利貸款15萬圓,此時臺北帝大尚未開校。
(台大保管組收藏)
紅框內為足立仁宅,今青田街七巷六號。另磯永吉教授,1925年利用台灣在來米成功改良成蓬萊米,被尊稱為「蓬萊米之父」。也參與當年的大學住宅信用組合
1928(昭和3)年3月10日,臺北帝國大學開校在即,總長以下多數教授的住宅問題卻仍沒有解決,面臨「住宅荒」,總長幣原坦必須暫時住在鐵道旅館內,在住宅組合甫獲准設立尚未有效運作之際,教授們只能在臺北市內暫時租賃住宅充當官舍。
臺北帝大一方面開始在今溫州街一帶興建職務宿舍,當時被稱為「大學官舍」,至此,龍安坡一帶的地景地貌開始產生劇烈變化。
1929(昭和4)年,臺北高商教授佐藤佐發起組成「高商住宅信用利用組合」,開始在今日青田街東西兩側購地並分割基地,以寬5間(約9m)的道路,即今日青田街為界,以東為「大學住宅組合用地」,道路以西則為「高商建築組合用地」。建築住宅所需之各筆土地,全部由462番地分割而來,共計細分為37筆。在地籍特性上,道路巷弄方面如462-2番地及462-1(高商建築組合所有)番地組成今日和平東路183巷,5間道路由462-5(高商建築組合所有)及462-4(大學住宅組合所有)兩筆土地所組成,462-16為今日青田街11巷、426-25為青田街9巷、426-34則為青田街7巷。
大學住宅組合用地範圍內,依南北軸向細分土地,除了分割5筆道路巷弄外,共切割成30筆宅地。其中面臨計畫寬度為11間(約30m)的古亭三張犁道(今和平東路)的街廓,分割成10筆;位於基地中央的兩個街廓,則各切割為8筆土地,每筆佔地約206.5坪,足立仁教授的宅地,則為462-32番地。
參與起建的臺北帝大教授,以「保證責任大學住宅信用利用組合」的名義,向日本勸業銀行貸款,並聘建築家著手設計興建住宅。從1930(昭和5)年起,此地大興土木,分屬30位大學教授所有的獨棟住宅陸續完工,使此地的風貌由昔時的農田景象,轉變為高級的住宅區,與南側的大學官舍連成一氣。
足立仁出任臺北帝大教授後,曾參與大學住宅組合以自力建屋。大學住宅組合,在臺灣現存的日式木造住宅(宿舍)中,是屬於集體開發興建的住宅群,且因成員全為大學教授所組成,屬於特殊階級,戶戶建築皆依照自家需求來設計,故其空間配置與外觀形式各有差異,在建築類型上,應視為集體興建的私宅,與由學校集體興建的職務宿舍不盡相同。
足立仁參與大學住宅組合的時間、向日本勸業銀行貸款的金額、攤還年限、利息等等經費帳務資料,以及由何人設計、何人承攬營建等等建造資料,均因缺少第一手檔案而尚無法釐清,仍待進一步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