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札幌農學校與臺北帝大理農學部

札幌農學校

1869年明治新政府為了防範北方俄國南侵,決定設置開拓史開發並管理北海道。

開拓使為了開墾北海道,1876年創設了札幌農學校,培養專門人才。為了引進美國經驗,聘請了美國學者克拉克(William S. Clark)擔任副校長。克拉克雖然任職短短8個月,但是他奠定了勇敢創新具開拓精神的校風,長遠的影響著農學校的學生。他離開前的一句名言 ”Boys be ambitious!”(少年們,要胸懷大志!)和他的銅像到現在仍矗立在北海道鼓勵著眾多學子。

札幌農學校是以開發新天地的立意創設,學生們沉浸在克拉克開啟的校風之下,校友之間形成一股向海外各地發展的風氣,紛紛前往臺灣、朝鮮與滿州發展。日本經營臺灣初期,就有為數不少的畢業生渡海來臺,進入臺灣總督府底下的農、牧業相關研究機構任職。這些來自札幌的專家學者,成為臺灣近代農業研究及發展的先驅,奠定臺灣近代農業的基礎。

 

(感謝鄭力瑜提供位於北海道的克拉克銅像照片)

札幌農學校歷史沿革

1876-1907
札幌農學校
1876-1907
1907-1918
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
1907-1918
1918-1947
北海道帝國大學
1918-1947
1947-2003
北海道大學
1947-2003
2004迄今
國立大學法人北海道大學
2004迄今

臺北帝大理農學部

1920年代出版的臺北帝大校門口明信片。
相片來源:《日治時期的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品編號002416245
1925年台灣總督府在預算中編列了「大學創設預備費」準備購買校地、建築校舍以及培訓師資。同時也設立「大學創設事務委員會」,負責規畫籌設殖民地第一所大學。

當時的中央研究所農學部長兼高等農林學校校長大島金太郎,是創設事務委員會的一員。札幌農學校系統出身的大島,在招募帝大理農學部教師時,大量地聘任了母校的校友來臺任教。

大學籌備期間,著手招聘教授的委員們主張,教授候補者們來臺教學前應赴歐美留學兩年,加強專業研究之餘,也視察國外大學的教學情形。因此來到台灣的這些大學教授門全部都曾赴海外研習至少兩年。1928年台北帝大正式開校,教授們來到台北,開始了在這裡的新生活。

慢步華新街-在台北尋找緬甸風味

沿途景點
南勢角捷運站 、中和社區大學(室內導讀+特納卡體驗+涼拌茶葉體驗)、華新街市場、緬甸街

 

所謂的「緬甸街」,位於中和華新街,包含聚集緬甸移民的街道與巷弄。

1960年代緬甸發生嚴重排華事件,許多緬甸華僑因此移民至台灣,至1980年代逐漸形成聚落,擁有其獨特的飲食習慣及語言。在彷彿置身緬甸的街上,您知道中緬雙語招牌上的貓頭鷹代表什麼意思嗎?您知道魚湯麵是什麼做的嗎?

在大台北地區生活的您,是否曾經駐足此地,好好地坐下來感受周遭氛圍呢?跟著我們來趟異國風情之旅吧!

(照片與插畫取自 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 官網)